普遍香港人的家居空間不大,對現時被迫長期留在家的小朋友來說,究竟有甚麼影響呢?
小朋友少了運動與發洩精力的機會,而運動正好是改善情緒的良法,所以小朋友是比較容易發脾氣。而與家人一起擠在狹小的空間,亦可能會因為嫌其他家庭成員聲音大、爭用電腦、廁所等多了衝突與爭執。
同時,小朋友容易出現無助感,因為上網課時主要靠老師說話這一個媒介來聽指示,平日在學校則可以看到老師寫在黑板,比較易留意到老師的指示與減少遺漏要做的事。加上,小朋友可以看到其他同學的舉動,下課後亦可以互相提點。尤其是對於初小的小朋友來說更為困難,因為根本還未認識到同學,連同學的聯絡方法也沒有。有時一時分心就錯過了老師的指示,而無法完成任務,讓小朋友有挫敗感覺。
對於一些有過度活躍的小朋友來說,網課是更難讓小朋友專心與坐下來,有些小朋友會經常聽不到老師的指示,更有些會分心去打機。小朋友知道自己沒做好一些事,卻又不知自己要做甚麼,會令小朋友情緒變差。其中有一個案,八歲的姊姊有過度活躍症,自從在家上網課後,就多了跟五歲的弟弟打架,弟弟更模仿姊姊那樣常打架,當工人來阻止時,連工人也被打,而兩姊弟的爸媽都要外出上班,沒法陪著小朋友上課。
如何察覺到小朋友的情緒有異?
就是看看小朋友跟平日有沒有分別,正常的時候是怎樣?現在又是怎樣?可以留意以下狀況:
‧ 作息時間:失眠/睡太多
‧ 精神動力:專注力不足/疲憊/對大部分事情失去興趣等等
‧ 胃口:大增/減少
‧ 成績:抗拒學習/欠交功課/成績大退步
‧ 體重:急降/急升
‧ 情緒:低落/緊張/易發脾氣
平日不少個案可以由老師發現,之後轉交給學校社工跟進,可是現時換成網上教學,老師難以發現小朋友的情緒問題。加上老師跟學生的相處時間大減,自然難以作前後對比。於是,可能會有延醫的情況。
現在是靠家長多留意小朋友的情況,如果發現小朋友有情緒問題,應該盡早找老師商討。如有需要,可以帶年紀比較小的小朋友到母嬰健康院,家長亦可以找其家庭醫生協助。